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行業資訊

年可節約標煤7500余噸 七里河區馬灘片區開啟地熱供暖新模式

“今年家里特別暖和,溫度能到22攝氏度左右,很舒適。”近日,七里河區恒大帝景小區的居民張彩紅摸著家中溫熱的暖氣片說。這份溫暖,并非來自傳統的燃煤燃氣,而是源自地下2500米深處的地熱能源。在七里河區,一場以清潔地熱為核心的“綠色暖流”,正悄然改變千家萬戶的冬日生活。


作為全市率先實現地熱清潔供暖規模化應用的區縣,七里河區依托11口深度達2500米的地熱井,為74.88萬平方米區域注入穩定熱源,覆蓋長城嘉峪苑一期、恒大帝景、馬灘實驗學校等小區和單位。這一變革,不僅是供暖方式的升級,更是一場關乎能源結構與居民生活的“綠色革命”。它通過零污染、高能效的地熱能替代傳統燃煤與燃氣,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經濟、穩定的供熱服務。


在馬灘實驗學校換熱站內,長慶油田(蘭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鄢仁生向記者介紹地熱供暖系統的運行流程,“地熱水從一網進來,通過板式換熱器與二網住戶家的水進行熱交換,完成地熱供暖。這種供熱方式能保證室內溫度穩定在20攝氏度以上,確保居民體感舒適。”鄢仁生說,為應對突發情況,系統還設計了雙循環保障機制,一旦地熱源開采或管線出現故障,可迅速切換至熱電聯產備用系統,確保居民用暖不斷檔、不降溫。


蘭州地熱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七里河區,屬于大型地熱規模,同時還具有清潔、穩定等特點。據測算,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7500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8萬余噸。”鄢仁生向記者介紹,根據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勘察院的勘探數據,七里河區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七里河斷陷盆地內,面積約106平方千米,地熱水開采量為45.69萬立方米/天,地熱田產能達1255.50兆瓦,可供暖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實現了“取熱不耗水,等量同層回灌”的綠色循環模式——地熱水在提取熱量后,會經過處理重新回灌至地下熱儲層,既避免了地下水資源浪費,也保護了地熱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匹配未來入住率提升后的供熱需求,項目在設計階段就預留了充足的井口容量,目前實際供暖面積為62萬平方米,隨著區域入住率提升,將逐步覆蓋全部74.88萬平方米的設計供暖范圍。


公司工程技術組主任李亞軍從運營維度進一步補充了項目的優勢:“地熱供暖項目初投資成本雖然較高,但運行階段能耗損失小,且無需大量人員值守維護,用工成本顯著低于傳統燃煤燃氣供暖。加之蘭州市本身擁有先天的優質地熱資源,讓項目在經濟+環保的雙重維度上具備了長期發展的潛質。”


七里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正以馬灘地熱項目為起點,持續釋放“地熱潛力”,打造黃河流域上游“地熱+”示范模板,讓潔凈的冬天、穩定的暖意,成為七里河能源高效利用、建設低碳之城的底色。


年可節約標煤7500余噸 七里河區馬灘片區開啟地熱供暖新模式-地大熱能